163貴州人事網 2018年7月19日訊:為了提升教師的傳統(tǒng)文化素養(yǎng),更好地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7月9日星期一,南朗小學梁麗娟主任、陳思恩老師、賴云怡老師、王詩桃老師、于銳老師到市一中參加了中山市傳統(tǒng)文化讀書會活動的培訓會。
此次讀書會,市教育局副局長周信主要圍繞論語《里仁》26章展開具體的論述?!独锶势肥恰墩撜Z》的第四章,是論語核心思想“仁”的重點闡述,在《論語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。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存在范圍,“仁”也是《論語》中強調的為人處事的最高修養(yǎng)。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之人,君子與小人之別,都是圍繞“仁”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,這對學習或生活,為人處事都有著極大的啟示。
首先,周副局長統(tǒng)籌全篇,講述到,人之所以為人,是因為人有靈明之心。也唯有守住人的“本心”才能成為仁智雙照的人,有著慈憫之心。就如這章所講述,子曰:“不仁者不可以長久約,不可以長處樂,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周局講到,沒有仁德修養(yǎng)的人,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,在順境中得意忘形。而有仁德修養(yǎng)的人則會安貧樂道,富貴不淫。真正的智慧,修養(yǎng)達到“仁”的境界,無論出于貧富之際,得意失意之間,都會樂天知命,安之若素。此種仁的修養(yǎng),是要成為堅持不懈的信念才可達成。
“仁”,說起來很容易,但是實施起來任重而道遠。而檢驗自己是否達到“仁”的境界,可以看自己對待不仁的人,是一種怎樣的心態(tài)?正好就應對了后面的一句: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”周局說這同樣是修煉心法的必經之路。當學習傳統(tǒng)文化越久,就會發(fā)現,學習——即改過,是一個不斷循壞的過程。而這個過程循壞的速度,就代表了教師的成長速度。
本學期讀書會隨著里仁篇的結束落下帷幕。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必將勇?lián)鷤鞒兄腥A傳統(tǒng)文化之重任,并將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芬芳,散播到南小每個孩子的心中。
溫馨提示:
1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:gz163rsw官方具體簡章發(fā)布后,我們會第一時間通過公眾號分享給大家。你可以在公眾號中回復“貴州公務員”隨時查看最新動態(tài)。
2、有疑問可加小編個人微信:gz163rsw
貴州人事招考信息網官方公眾號:gz163rsw
貴州特崗教師招聘招考信息網官方公眾號:gzjszpw
貴州醫(yī)療衛(wèi)生招聘信息網官方公眾號:gz163ylwsw
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關注公眾號
